水肿的护理常规

十五、水肿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是否有引起身体水肿的疾病如肾脏疾病、肝硬化、心力衰竭、丝虫病等,此外淋巴管广泛性的癌细胞栓塞可引起局部水肿。评估水肿的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有何伴随症状,是否有尿量减少、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腹胀等情况。了解患者的水肿治疗经过及用药情况,是否遵从医嘱用药。是否有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的表现,程度如何。

2.身体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尿量、体重的改变。全身皮肤的检查,包括皮肤水肿的范围、程度、特点,有无眼睑和面部水肿、下肢水肿、外阴水肿等;腹部有无膨隆、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测量腹围的改变。

3.辅助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

(2)生化全套(包括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白蛋白、血脂及心肌酶)。

(3)静脉肾盂造影、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尿道X线片。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轻度水肿患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患者取适宜体位卧床休息,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观察皮肤完整性,预防压疮发生;根据病情摄入适当蛋白质。

(2)饮食护理:①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轻度水肿患者的钠盐摄入量一般限制在6g以下,严重水肿应限制在1g以下。②除了低盐饮食外,还需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及饮料,如香肠、罐头食品、汽水、豆腐干、松花蛋等。③水肿消失后宜维持含钠较低的饮食,即每日钠盐摄入量限制为5~7g。严格限制钠摄入量的患者,一般来说水分可不必加以严格限制,但严重水肿患者应酌情限制水分的摄入量。④若水肿因低蛋白血症引起,在无氮质潴留时,可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饮食,每日1.0g/kg;有氮质血症的水肿患者,应同时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低蛋白饮食的患者需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免引起负氮平衡,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2.病情观察:计算和记录出入液体量,可了解每日液体平衡状况;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检查水肿的部位,估计患者病情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3.用药护理:

(1)遵医嘱使用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类免疫抑制剂药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①使用利尿药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氯血症。呋塞米等强效利尿药有耳毒性,应避免与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时使用。②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血糖升高、精神兴奋性增高等,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2)用药期间记录每日尿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症状有无减轻,以估计疗效。

4.心理护理:理解患者的感受,鼓励其配合治疗,缓解焦虑情绪。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如何观察水肿的变化,以及如何保护水肿部位的皮肤,解释限制水钠对水肿消退的重要性。

2.指导患者合理限盐、限水,与患者一起讨论制定符合患者治疗要求且能为患者接受的饮食计划。

3.服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时注意:口服激素应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长期用药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防骨质疏松;使用环磷酰胺(CTX)时注意多饮水,以促进药物从尿中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