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综合征。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营养状况等;有无导致急性左心衰的病因和诱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心功能分级;是否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
2.身体评估:生命体征、神志、营养、尿量、缺氧程度、水肿的部位及程度。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典型X线示蝴蝶状大片阴影由肺门向周围扩散。
(2)心电图:帮助明确病因及了解心室负荷情况。
(3)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合情况、通气及酸碱平衡情况。
(4)血液检查:NT-proBN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300pg/mL和BNP(血浆B型利钠肽)为100pg/mL作为诊断分界线,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
(二)护理措施
1.体位: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荷。患者常烦躁不安,需注意安全,谨防跌倒受伤。
2.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给予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大米粥、藕粉、蛋花汤、牛奶、酸奶、细面条等。
3.氧疗:通过氧疗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以防出现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衰竭。首先应保证气道开放,立即给予高流量(6~8L/min)鼻导管吸氧,湿化瓶中加入30%~50%的乙醇湿化。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用无创呼吸机持续加压(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给氧。
4.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如吗啡、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洋地黄制剂、氨茶碱等,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5.病情观察: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观察患者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及出汗情况,肺部啰音或哮鸣音的变化,记24h出入水量。
6.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信任与安全感。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以减少误解。必要时可留家属陪伴,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保持密切接触,提供情感支持。
7.做好基础护理与日常生活护理。
(三)健康教育
1.应向患者讲解各种诱因,如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嘱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发生急性肺水肿时不要恐慌,保持情绪稳定极为重要。
2.教会患者控制饮水量,每天保持出入量平衡,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急性心功能不全。静脉输液时,速度不能超过40滴/min。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药,切忌用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