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护理常规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我国目前采用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非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一)评估要点
1.病史:
(1)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其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2)饮食中高盐、缺乏蔬菜、水果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3)是否长期饮用浓茶、烈酒、咖啡,食用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
(4)是否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2.身体评估:有无上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反酸、嗳气等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少数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自身免疫性胃炎可以出现贫血、体重减轻,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3.辅助检查:
(1)胃镜及胃黏膜活体组织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见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2)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侵入性(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测定)和非侵入性的(13C或14C尿素呼气法)方法进行检测。
(3)血清学检查:多灶萎缩性胃炎时,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正常或偏低。自身免疫性胃炎时,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检测可呈阳性,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
(4)胃液分析:多灶萎缩性胃炎时,胃液分泌正常或偏低。自身免疫性胃炎时,胃酸缺乏。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动:嘱患者注意休息,可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焦虑,缓解疼痛。病情缓解时可以做适当运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勿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酒,防止乙醇损伤胃黏膜,注意饮食卫生。
2.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的性质和部位,有恶心呕吐者详细记录呕吐次数、性质、量。
(2)观察血压、脉搏、面色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3)腹痛的护理: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胃痉挛,减轻腹痛,但应注意避免烫伤。
3.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胶体铋剂:胶态次枸橼酸铋剂(CBS)为常用制剂,因该药物在酸性环境才起作用,故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为宜。服用CBS过程中可使牙齿变黑,可用吸管直接吸入。
(2)抗菌药物:阿莫西林服用前应询问青霉素过敏史,使用过程中注意有无迟发性过敏反应如皮疹。甲硝唑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应在餐后30min服用,并可遵医嘱服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12等拮抗。
4.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向其耐心讲解疾病知识,消除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的病因、具体情况进行用药指导,介绍药物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三)健康教育
1.注意生活规律,避免精神紧张和劳累,避免熬夜,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
2.遵医嘱服药,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