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贫血护理常规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个人史,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病因、诱因。
2.身体评估:有无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活动后气促;有无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嗜睡;甲床、口腔黏膜、睑结膜苍白情况;评估有无特殊体征,如缺铁性贫血的反甲(指甲板畸形,边缘上翘)、溶血性贫血的黄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血与感染情况等。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情况;注意监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有无蛋白尿;尿胆原、尿胆素是否增高。
(2)骨髓增生状况及相关细胞学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严重贫血者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耗氧量,轻度贫血者适当下床活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者住单间,禁止会客,室内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2)饮食:给予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铁的食物,可多食动物肝、肉类、蛋类、木耳、新鲜水果和蔬菜。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贫血症状、体征、评估其活动的耐受能力,监测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细胞比容数值,评估贫血程度。
(2)密切观察口腔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溃疡者,避免进食过热及刺激性食物,口腔出血时用软毛牙刷或行口腔护理。
(3)保持大便通畅,用开塞露通便时,应注意润滑,勿损伤肛周皮肤,以免感染。
3.用药护理:
(1)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药物与牙齿接触,以免牙齿变黑,可与维生素C同服,避免与牛奶、蛋类、植物纤维、磷酸盐同服,以防影响铁的吸收。注射铁剂宜深部、交替肌内注射,以免发生硬结。
(2)遵医嘱予以成分输血,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和输血并发症。
4.加强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并解决困难。
(三)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服药。
2.避免接触致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
3.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4.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