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窒息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误吸的高危因素: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障碍;呕吐物不能有效排出;鼻饲管脱出或食物反流;头颈部手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小儿、年老者、体弱者及进食过快者等。
2.身体评估:有无烦躁不安、出汗、鼻翼扇动、喉鸣音;有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有无“三凹”症状;有无脉搏弱而快、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
3.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和血常规,心电图检查。
(二)护理措施
1.对可能误吸的高危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1)床旁备抽吸等急救装置。
(2)对意识、吞咽、咳嗽障碍的患者,遵医嘱鼻饲流质,注意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其移位、脱出。
(3)不能自行排痰的患者,及时抽吸口鼻、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患者发生窒息,护士立即采取解除窒息的措施,同时迅速报告医生,查找窒息的原因。
3.针对导致窒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1)误吸: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勿伤及肋骨)。昏迷倒地的患者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患者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通过冲击上腹部,突然增大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压力瞬间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的同时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
(2)幼儿喉部异物:现场人员应沉着冷静,迅速抓住幼儿双脚将其倒提,同时用空心掌击拍其背部,如异物不能取出,紧急气管切开或手术取异物。
(3)咯血导致的窒息:应立即有效解除呼吸道阻塞,清除气道内的血液,保持气道通畅。若发现咯血过程中咯血突然减少或停止,患者烦躁、表情恐惧、发绀等窒息先兆时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出咽喉及支气管血块。
(4)头颈部手术或气管切开术后:应迅速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因痰液堵塞导致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
5.做好记录并详细交接班。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儿家属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吸的玩具和食物。
2.患者呕吐时,应弯腰低头或头偏于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
3.指导患者及家属选择合适的食物,进食速度宜慢,进食过程中避免谈笑、责骂、哭泣等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