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的护理常规

四、输液港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需求、穿刺部位情况、合作程度。

2.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困难、气胸、血胸、出血、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发生。

3.观察局部有无肿胀、感染、浆液囊肿、疼痛等。

4.新置入的输液港7d拆线,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轻触输液港判断注射座有无移位、翻转。

(二)护理措施

1.穿刺护理:

(1)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腕带信息,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液港维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揭除敷贴,详细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

(3)洗手,打开换药包,戴无菌手套。

(4)用75%乙醇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3遍,消毒直径为10~12cm,再用络合碘棉球重复以上步骤。

(5)穿刺:以非优势手的拇指、示指和中指固定注射座,将注射座拱起,此三指的中心即为穿刺点,主力手持无损伤针,自三指中心垂直刺入,尽量避开前次穿刺点,当针头穿透穿刺隔时有落空感,再缓慢向下刺入至底部有抵触感时再稍向上回退0.1~0.2cm。

(6)穿刺后抽回血,确认针头是否在输液港内及导管是否通畅,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连接输液接头。

(7)在无损伤针下方垫厚度适宜的开口纱布后无张力覆盖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好无损伤针,最后用胶布固定延长管。

(8)脱手套,洗手。敷料外注明维护者、维护日期及时间。

2.拔针护理:

(1)无损伤针常规使用7d或疗程结束后,需要拔除无损伤针。

(2)冲、封管遵循SASH原则:S——生理盐水,A——药物注射,S——生理盐水,H——肝素盐水(若禁用肝素者,则实施SAS原则)。选择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然后使用100μ/mL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3)揭除敷贴,戴无菌手套,左手两指固定好输液港注射座,右手拔出针头,用纱布压迫止血5min,检查拔出的针头是否完整。用络合碘棉签消毒拔针部位,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24h。

3.输液护理:

(1)必须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

(2)冲洗导管、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防止小注射器的压强过大,损伤导管、瓣膜或导管与注射座连接处。

(3)每次都以标准方式冲洗导管,冲管时机:①每次使用输液港后。②抽血或输注高黏滞性液体(输血、成分血、TPN、脂肪乳剂等)后,应立即冲净导管再接其他输液。③如持续输入高黏滞性液体,应每4h冲管一次。④两种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应冲管。⑤治疗间歇期每4周冲管一次。

4.并发症的护理:

(1)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有血肿、导管移位、纤维蛋白鞘形成、血栓形成、导管夹闭综合征、导管阻塞、感染等,一旦发现静脉输液港输液不畅、穿刺点发红、渗液或疼痛时,应立即就医。

(2)指导患者避免置管侧上肢过度活动。

(3)操作者遵守无菌原则,严格规范穿刺、输液等操作,尽量避免上述并发症发生。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的目的、方法以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植入部位避免硬物撞击,以免输液港移位或损坏。

3.若植入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4.出院后及长期不使用输液港时每4周来医院维护,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后,再用100μ/mL肝素钠溶液20mL封管,预防堵管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