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摄入被细菌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是否有不洁食物摄入史。
2.身体评估:
(1)腹痛性质、持续时间,腹泻的次数、量,有无黏液脓血便。
(2)呕吐物的性状、颜色。
(3)生命体征;有无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
3.辅助检查:
(1)细菌培养:取可疑食物、呕吐物和粪便做细菌培养。
(2)血清学检验:根据不同病因做相应的血清学检验。
(3)血培养: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且有脓毒症征象(心动过速、低血压、毛细血管充盈差、呼吸急促、急性意识障碍、少尿),应做血培养以排除菌血症。
(二)护理措施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接触隔离。对患者接触的物品、餐具、病室物品表面以及呕吐物、排泄物等应予以消毒。
2.急性期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加强对吐泻明显、头晕等患者的生活和安全护理,防跌倒。
3.保证营养供给:给予高热量、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粥类),鼓励患者多饮水。
4.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呕吐和腹泻次数、性质、量,及时协助将呕吐物和粪便送检。
(2)观察有无畏寒、发热、腹痛等伴随症状,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
(3)病情严重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神志、面色、皮肤弹性及温湿度。
(4)严格记录出入量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及时发现脱水、酸中毒、周围循环衰竭等征象。
5.对症护理:
(1)呕吐患者一般不给予止吐处理,协助患者清理呕吐物,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和床单位整洁。
(2)呕吐严重者予以禁食,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腹痛患者注意腹部保暖,禁食冷饮。剧烈腹痛患者遵医嘱注射阿托品注射液缓解疼痛。
(4)腹泻有助于清除胃肠道内毒素,故早期不使用止泻药物。必要时协助患者排便。
(5)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或饮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或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6)休克患者立即协助抗休克治疗。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呕吐、腹泻有助于清除胃肠道内残留的毒素,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
2.指导腹泻严重的患者进行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