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药疹剥脱性皮炎护理常规
重型药疹剥脱性皮炎是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之一,能引起该病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柳氮磺吡啶、磺胺类药物、卡托普利、苯巴比妥等。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脱屑,可伴有明显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严重者如治疗不及时可因水、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病史、用药史,是否服用能引起该病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柳氮磺吡啶、磺胺类药物、卡托普利、苯巴比妥等。
2.身体评估:皮损的部位、程度及范围,有无渗液、糜烂及水肿;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倦怠等全身反应;全身及局部用药的疗效及副作用。
3.辅助检查:
(1)皮肤试验:常用的特异性检查包括皮内试验、划破试验、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等。以皮内试验较常用,准确度较高,适用于预测皮肤速发型超敏反应。
(2)药物激发试验: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8~1/4或更小量),以探查可疑致敏药物。
(3)体外试验:安全性高,可选择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组胺游离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等,但是上述试验结果均不稳定,操作繁杂,临床尚难普遍开展。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患者皮损程度重或面积大时,应适当限制活动,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2)饮食:以高热量(如五谷类、肉类、海鲜、奶类)、高蛋白(如肉类、蛋类、豆类、鱼虾及干果类)、丰富维生素(如蔬菜、水果)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为主,禁止明确进食引发患者过敏的食物,慎重进食可能致敏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药物的排出。
2.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记录24h出入水量。
3.用药护理:
(1)明确醒目标注致敏药物,杜绝再次发生过敏。
(2)遵医嘱用药,严防药物过敏或加重病情。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防止交叉过敏反应。给药后,及时观察药物过敏的前驱或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专科护理:处理皮损时,严格无菌操作。对大疱皮损,可行低位刺破引流或用空针抽出疱内液体,保护创面。表皮有感染,可清创换药。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寻找过敏原,避免再次使用过敏药物、食物等,切勿随意用药。
2.交代患者遵医嘱服药,特别是服用激素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减或停药。
3.如出现新的病情变化,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