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血液传染病,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是否接触过传染源动物或家禽类等,有无蚊虫叮咬史。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神志、瞳孔情况。
(2)有无发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多轻度增加。
(3)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可作早期诊断用;补体结合属特异性IgG抗体,多用作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本病为生物媒介传播,接触患者时戴口罩、帽子、手套,安装防蚊门窗。
(2)休息与活动:督促患者卧床休息,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强光刺激,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尽量集中。
(3)饮食:根据病情高热期给予清淡或流质饮食(粥类);昏迷或吞咽障碍时,鼻饲高热量流质;恢复期逐渐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蛋、奶、鱼、瘦肉、淀粉类等)。
2.病情观察: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出现呼吸衰竭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2)观察有无烦躁、喷射性呕吐、双侧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等脑疝表现。
(3)出现高热、惊厥、抽搐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4)注意皮肤、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意识障碍时专人守护,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恢复期注意进行吞咽、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
(5)腰穿后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去枕平卧6~8h。
3.用药护理:
(1)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时,应注意30min内滴完,注意保护好血管,防止药液外渗。
(2)脑实质炎症使用地西泮等镇静药治疗时,应注意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兴奋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加强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刺激。
5.预防并发症:
(1)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防止声音、强光刺激患者,避免诱发惊厥或抽搐。有计划集中安排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操作,有利于患者休息。
(2)卧床患者做好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3)给予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4)加强四肢功能锻炼,防止手足直立性下垂及肌萎缩。
(5)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坠床,必要时用床栏或约束带约束。
(三)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应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危险因素和危害,告知本病的早期症状和就诊时机。瘫痪和语言康复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康复训练和治疗,教会家属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和康复疗法。
2.日常生活指导:搞好环境卫生,防蚊、灭蚊。加强对家畜的管理,搞好牲畜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
3.预防复发:流行季节使用驱蚊药、蚊帐等防止蚊虫叮咬。对10岁以下儿童和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