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的护理常规

四、恶心、呕吐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有无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梗阻;有无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如脑膜炎、高血压脑病;有无怀孕等。

2.身体评估: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伴随的症状;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精神状态;有无脱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表现;注意腹部体征。

3.辅助检查:呕吐物、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

1.有呕吐前驱症状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预防误吸。

2.呕吐后及时清理呕吐物,协助患者及时漱口、洗脸、开窗通风。

3.剧烈呕吐时暂禁食,呕吐停止后进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逐渐增加进食量。鼓励患者进食,餐后取半坐位。

4.严格记录每日的出入量,评估脱水情况及电解质平衡情况,必要时复查电解质、补液。若频繁呕吐致营养严重失调,可酌情给予静脉补液。

5.按医嘱正确给予止吐药物治疗,并防止椎体外系反应。

6.加强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异物,防止口腔炎症。应注意避免刺激舌、咽、上颚等,以防诱发呕吐。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呕吐并带粪臭味的呕吐物常见于肠梗阻,喷射性呕吐则见于颅内高压的患者,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和家属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途径及患者的情绪密切相关。

2.指导患者突然起身时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故坐起或站起时应动作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指导患者使用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或配合穴位按摩等辅助措施,减少呕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