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体位转换

十四、体位转换

(一)评估要点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情况、活动能力及配合程度。

2.患者自理能力,有无牵引及夹板固定,身体有无移动障碍。

3.有无导管,导管是否扭曲、受压、牵拉。

(二)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翻身:

(1)固定病床。

(2)根据需要为患者叩背。

(3)检查并安置患者肢体,使各关节处于合理位置。

(4)轴线翻身时,保持整个脊椎平直,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有颈椎损伤时,使头和脊椎成一直线,勿旋转患者的头部,移动时注意保护颈部。

(5)记录翻身时间。

2.协助患者体位转换:

(1)协助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时,长期卧床患者注意循序渐进,先半坐卧位,再延长时间逐步改为坐位。

(2)协助患者从床尾移向床头时,先弯曲双腿,根据患者病情放平床头,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两人协助患者移向床头后放回枕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体位转换的目的:通过变换姿势,增进舒适感;便于更换或整理床单位;减轻局部组织受压,预防压疮发生;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2.告知患者体位转换时和转换后的注意事项:转换体位时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注意节力原则,翻身时,患者身体尽量靠近护士,达到省力;翻身前妥善安置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防止牵拉脱出,翻身后检查导管连接处是否出现脱落或扭曲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