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三、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患者的家族史,感染史,是否在出现明显的关节症状前有数周的低热、乏力、全身不适等变化。

2.身体评估:

(1)关节表现:关节痛的部位及特点,关节肿胀与压痛情况,有无晨僵、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等表现。

(2)关节外表现:有无类风湿结节与类风湿血管炎表现,有无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胸闷、气短、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等症状。

3.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可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血沉加快等。

(2)免疫学检查:类风湿因子包括IgM、IgG和IgA型,临床所测通常为IgM型,其滴度一般与RA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此外在患者血清中还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免疫复合物。

(3)关节滑液检查:关节有炎症时,滑液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影像学检查:关节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分期及病情监测均很重要。

(5)类风湿结节的活检:类风湿结节活检的典型病变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休息:在急性发作期、高热和内脏受累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关节制动,保护关节功能。病情改善后逐步增加活动量,缓解期和恢复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可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如手部抓握、提举、肢体屈伸等,同时配合按摩等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废用。

(2)饮食:遵医嘱给予高钙食物(牛奶),以防低血钙、骨质疏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禁辛辣食物,贫血者应增加含铁食物。

2.病情观察:

(1)观察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发作、畸形及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发作的时间。交代患者睡眠时注意保暖,晨起后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

(2)关节肿痛明显时遵医嘱使用热敷、蒸汽浴或各种可调节的支架和夹板,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3)注意关节外的表现,如神经病变、肌炎、心包炎、胸膜炎、脉管炎和淋巴结肿大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用药护理: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时,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宜在饭后服用;长期服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时,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4.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感受,评估疾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程度,了解患者家庭及社会对患者的关心情况等,理解患者的痛苦,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三)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诱因、病程及治疗方案,交代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畸形。

2.日常生活指导:教会患者观察关节和关节外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3.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用量。使用时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4.预防复发:避免各种诱因,如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寒冷潮湿、感染、外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