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是否有尿失禁病史,如先天性疾患(尿道上裂);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撕裂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骨盆骨折等。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源性尿失禁;尿失禁的尿动力学检查评估。
2.身体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了解患者治疗及用药情况;排尿次数、量、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观察膀胱充盈度,有无腹痛、腹胀及会阴部皮肤情况;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情绪。
3.辅助检查:
(1)腹部及背部检查:有无肥胖、手术疤痕、疝、骶裂体表征等;下腹压痛和膨胀等尿潴留体征;骨骼畸形、外伤和手术疤痕。
(2)盆底检查:女性检查包括阴道手术疤痕、膀胱膨出、棉签试验、直肠膨出等;男性检查包括外生殖器及直肠指诊。
(3)尿常规、血清电解质等检验结果。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
(2)饮食要清淡,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3)使用诱导排尿训练,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男性患者可采用尿套,女性患者可采用尿垫、集尿器或者留置导尿管。
2.病情观察: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连续3d记录排尿次数、尿失禁情况。有尿意时,尽量多忍几分钟,等排尿冲动过后才去上厕所,并减少造成尿失禁的诱因。
3.锻炼肌肉力量: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4.心理护理:对患者施行心理指导,缓解心理压力,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设计定时排尿的时间表,到时间提醒患者排尿。
2.防止尿路感染,摄入适量的液体,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尿路感染。
3.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