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损害。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一)评估要点
1.病史:常在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丹毒、脓皮病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其发作季节与链球菌感染流行季节一致,如由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者常在冬春,而皮肤化脓性疾病引起者常在夏秋。
2.身体评估:
(1)评估血压变化。
(2)有无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3)有无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3.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镜下血尿,尿沉渣中常有白细胞管型,并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尿蛋白多为(+~++),少数患者可有大量蛋白尿。
(2)患者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抗O抗体)滴度增高。血补体C3急性期下降,并于6~8周恢复,抗链球菌“O”抗体(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尿比重增高。
(3)B超示双侧肾脏均匀性肿大。
(4)肾穿刺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动:急性期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检验结果基本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急性期遵医嘱予低盐饮食(每日<3g),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质为主(如蛋、奶、禽类等食物)。如为少尿、水肿者,限制水、钠的摄入。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浮肿和尿量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并记录。遵医嘱及时准确留取尿标本并送检。
(2)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不清、阵发性惊厥甚至昏迷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一旦出现,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注意安全保护措施,使用床栏。
3.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用利尿药时,注意水、电解质情况,尿多时注意有无腹胀、乏力等低血钾表现。
4.预防并发症: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5.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教育
1.交代患者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休息。注意口腔、皮肤清洁。
2.女性患者近期不宜妊娠,以防复发。
3.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