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常见的疾病。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的年龄、发病诱因、主要症状的发生频率、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了解患者近期有无淋雨、受凉、过度劳累等。
2.身体评估:有无声音嘶哑、咳痰、鼻咽部不适、头痛、扁桃体肿大、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主要采用咽拭子进行微生物检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和敏感药物种类;病毒分离、病毒抗原的血清学检查等有利于判断病毒类型。
(二)护理措施
1.环境和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空气流通,注意休息和个人卫生。
2.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鱼、蛋类、新鲜蔬果、各类汤粥等,鼓励患者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3.口腔护理:进食后漱口或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4.防止交叉感染:注意隔离患者,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指导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拿双层纸巾捂住口鼻。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每天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器具,回收后焚烧。
5.用药护理:遵医嘱对发热头痛者,选用解热镇痛药,鼻塞严重时可用1%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使用青霉素,应密切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三)健康教育
1.避免诱发因素:帮助患者及家属知晓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避免受凉、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在高发季节冬春季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戒烟戒酒;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寒能力,必要时注射疫苗。
3.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眼睑水肿、腰酸或关节痛者,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