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四、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有无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有无对花粉、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

2.身体评估: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慢性支气管炎以晨间咳嗽为主,睡眠中有阵咳或排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痰,偶见痰中带血。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可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最明显。

(2)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若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3)血液检查:细菌感染时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加。

(4)痰液检查:可培养出致病菌。痰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菌,大量破坏的白细胞或已破坏的杯状细胞。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患者以休息为主,采用舒适卧位。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饮食: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蛋类等,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2500mL,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体温、咳嗽、咳痰、喘息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专科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喘息明显者,遵医嘱予吸氧,必要时予雾化吸入治疗。

5.按医嘱合理使用消炎、止咳、祛痰、平喘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6.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疾病治疗,减少急性期发作。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戒烟均是预防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还要避免被动吸烟,避免烟雾、化学物质等有害理化因素的刺激。

2.平时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

3.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寒冷季节外出时适当增加衣物,注意保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合适的体育锻炼,如健身、太极拳、跑步等,可增加耐寒训练,如冷水洗脸、冬泳等。

4.定期检测肺功能,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