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导管置管及维护

一、外周静脉导管置管及维护

(一)评估要点

1.患者病情、年龄、血管条件、意识状态、治疗需求、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了解既往静脉穿刺史、有无相应静脉的损伤及穿刺侧肢体功能状况。

(二)护理措施

1.置管操作:

(1)核对患者信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满足治疗要求的管径最细的留置针。

(2)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

(3)洗手。在穿刺点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直径范围≥8cm,充分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芯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螺旋接头连接留置针的一次性输液接头,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示指夹紧留置针的护翼。针头与皮肤成15°~30°,沿静脉走向进针,见回血后降低5°~10°角,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

(6)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芯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止血带,指导患者松拳。

(7)抽出针芯,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无张力粘贴法固定留置针,在敷贴上注明操作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用高举抬头法固定输液接头,洗手。

2.维护:

(1)导管接头端应固定妥当,防止导管折叠及滑动。

(2)经PVC输注药物前宜先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3)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3~5mL)正压封管。

(4)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拭接头(或接口)的横切面及外围,消毒时间为15s。

(5)接头尽可能采用单通型,避免一个接口做多用途使用,减少感染机会。

(6)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h更换一次。

(7)每天观察置管局部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发生静脉炎时,应立即拔除PVC。

(8)每天观察敷贴有无渗湿、卷边、污染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更换。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穿刺处出现发红、肿胀、疼痛、硬结或条索状物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