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一)评估要点
1.病史: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不清楚,其发病往往因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而诱发,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则主要有感染、药物、中毒等或继发于肿瘤、遗传、代谢疾病及全身性系统性疾病之后。
2.身体评估:
(1)有无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等症状。
(2)评估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血压变化。
(3)有无感染、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3.辅助检查:
(1)尿常规:蛋白尿2周连续3次定性≥(+++),24h尿蛋白定量超过3.5g,尿中可有红细胞、颗粒管型等。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0g/L,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增高,血IgG可降低。
(3)肾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或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可正常或升高。
(4)肾脏B超检查:双侧肾脏正常或缩小。
(5)肾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的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动:严重浮肿及低蛋白血症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有高血压的患者限制活动量。
(2)饮食:根据病情给予低盐(每日<3g)、低脂(瘦肉)、优质高蛋白(鱼、鸡、蛋、豆类)、高维生素饮食(水果、蔬菜)。少尿、水肿明显者,限制水、钠摄入。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肾功能情况,观察血压、尿量、浮肿和血钾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警惕早期尿毒症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全身浮肿明显或因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取端坐位,给予氧气吸入。
3.用药护理:
(1)使用免疫抑制药时,必须按医嘱规定的时间及剂量用药。
(2)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时应充分溶解,并防止药液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3)肝素皮下或肌内注射时,宜选用细针头,低分子肝素宜在腹壁皮下注射。
(4)使用利尿药时,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
4.预防并发症: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高度水肿患者使用气垫床,保持衣物、床单位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5.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改变自己的认知,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三)健康教育
1.交代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冒,防止复发。
2.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减量或者停用激素。
3.指导患者学会对疾病的自我监测,监测水肿、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定期门诊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