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是否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
2.身体评估:
(1)腮腺肿大范围、顺序。
(2)有无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有无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等。
3.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有肾炎并发症者可出现蛋白尿及红、白血细胞。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实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补体结合抗体:即抗S和抗V抗体,抗S抗体可作为早期感染证据,6~12个月逐渐下降消失;抗V抗体在发病1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逐渐下降,2年后达低水平并持续存在。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V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也可确诊。
(4)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二)护理措施
1.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隔离。
2.饮食护理:减少食物对腮腺的刺激,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辣、硬的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3.休息与活动:嘱患者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消退后为止。
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及头痛情况,有发热、头痛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做好相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5.对症护理:
(1)降温:遵医嘱降温,及时更换衣物,以免受凉。降温后及时观察降温效果,做好记录。
(2)减轻疼痛:腮腺肿痛时可局部冷敷,也可用如意金黄散调醋敷于患处;头痛时可将床头抬高,限制头部活动,有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睾丸肿痛可用棉花垫或丁字带托起。
(3)保持口腔清洁。
6.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预防并发症:观察有无脑膜炎症状;睾丸炎有肿胀者注意用物体托高减轻肿胀。
(三)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应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危险因素和危害,告知本病的早期症状(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表面发热,有触痛)和就诊时机,掌握本病的康复治疗知识与自我护理方法。
2.日常生活指导:交代患者避免着凉,预防感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3.特殊用药指导: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时应注意防止药液外渗。
4.预防复发: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一旦发现孩子疑似流行性腮腺炎,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