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嘱患者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轻者适当下床活动,有气促时予吸氧。白细胞低的患者注意给予保护性隔离,限制活动范围在隔离病室中,不能外出,病室内予以空气负离子消毒,每日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以及新鲜水果、蔬菜,忌生、冷、硬、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有胃肠道出血时暂禁食,鼓励患者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有发热者给予冰袋物理降温,出汗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2)注意患者神志、瞳孔变化,警惕颅内出血。
(3)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可能避免进行肌内或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局部需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咳嗽和便秘。
(4)重视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5.预防感染:
(1)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单间隔离或住层流洁净病房,实施保护性隔离。
(2)定时消毒患者常用器具,监测环境的洁净度,及进行空气培养。
(3)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被,长期卧床患者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4)加强口腔护理。指导轻症患者用软毛牙刷,早晚刷牙;重症患者或合并口腔感染时,指导患者用漱口液漱口或口腔护理。口腔有真菌感染者,可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涂擦患处,口腔有出血、牙龈出血、龋齿应对症治疗。
(5)协助患者加强会阴清洁与肛周护理。每日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水坐浴,2次/d,每次≥15min;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避免肛裂、痔疮等继发感染。
(6)患者抵抗力低,需及时调节病室的温度与湿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治疗、护理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而继发肺部感染。
(7)防止皮肤黏膜破损继发感染。避免挖鼻、掏耳、剔牙造成损伤而继发感染;必要时用抗生素滴剂滴眼、鼻,预防感染;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
(8)静脉输液时,保护静脉血管。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建议置入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输液港(PORT)。若使用外周静脉输液,应特别注意防止化疗药物外渗,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根据药物特点给予相应的处理,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继发组织坏死、感染。
(9)及时更换置管敷料或伤口敷料,进行操作治疗时严格无菌。
6.按医嘱输成分血或全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7.加强安全防护:
(1)患者易疲乏无力,长期卧床或贫血严重的患者改变体位,如坐起、站立时应有人协助,动作宜缓慢,防止突然体位改变发生晕厥而跌倒。
(2)保持病区地面干燥、防滑,走廊、厕所墙壁应安装扶手。
(3)卧床患者应加护栏,躁动不安者给予约束,防止坠床的发生,床旁桌尽量不放热水瓶,防止被打翻而烫伤。
8.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解除患者焦虑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