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2025年08月10日
二、咳嗽、咳痰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有无着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史。
2.身体评估:咳嗽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睡眠等;咳痰的难易程度,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物质等;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营养状态、心理状态,有无脱水、多汗及发绀,有无干、湿啰音。
3.辅助检查:痰液直接涂片和染色镜检(细胞学、细菌学、寄生虫学检查)、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等检验结果、血气分析结果、X线胸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测定有无异常。
(二)护理措施
1.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避免灰尘和烟雾刺激,注意休息。
2.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诱因,注意保暖。
3.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引起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要多饮水。
4.促进有效排痰:包括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体位引流及吸痰等。
5.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送检。
6.按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识别、避免诱因。
2.告知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指导患者配合雾化吸入并掌握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患者尽可能采用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地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排出。
4.对于过敏性咳嗽患者,告知其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