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护理常规

四、脊髓压迫症护理常规

脊髓压迫症是各种病变引起脊髓或供应脊髓的血管受压所出现的受累脊髓以下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病症。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脊管阻塞。

(一)评估要点

1.病史:有无脊膜病变、脊髓肿瘤、脊柱病变、脊髓机械性受压等病史。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疼痛情况。

(2)运动、感觉变化。

3.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动力变化,常规及生化检查是诊断脊髓压迫症的重要方法。

(2)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摄片正位、侧位,CT,MRI等协助诊断。

(二)护理措施

1.脊髓压迫症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一般应争取在发病6h内减压。术后执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及手术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方式确定卧位。高颈位手术取半卧位,脊髓手术取侧卧位,脊髓修补取俯卧位。术后每2h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保持头与身体的水平位,轴线翻身。搬动患者时要保持脊髓水平位。宜睡硬板床。

3.麻醉清醒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呕吐时暂不进食。

4.测量血压每1h1次,每2h观察1次肢体活动情况,连续12次。

5.术后6~8h不能排尿者给予留置导尿。

6.保持肢体功能位,观察瘫痪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禁用热水袋,做好瘫痪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提供必要的康复器械和安全防护设施。

(三)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