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病史,是否有胸壁疾病如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夹层动脉瘤、肺梗塞、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纵隔疾病如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其他如膈下脓肿、肝脓肿等。评估本次发病特点与目前病情、患病及治疗经过、危险因素等。
2.身体评估: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疼痛部位及放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观察影响疼痛的因素,观察伴随症,心脏听诊注意心率、心律、心音的变化,有无奔马律、心脏杂音及肺部啰音等。
3.辅助检查:
(1)心电图有无ST段及T波异常改变。
(2)24h连续心电监测有无心肌缺血的改变。
(3)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有无单支或多支病变。
(4)心脏标志物肌钙蛋白(cTn)T的峰值是否超过正常对照值的百分位数。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注意休息,调整情绪,转移注意力,可减轻疼痛。调整体位,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坐位、坐位,以防止疼痛加重。胸膜炎患者取患侧卧位,以减少局部胸壁与肺的活动,缓解疼痛。
2.病情观察:如因胸部活动引起剧烈疼痛者,可在呼气末用15cm宽胶布固定患侧胸廓(胶布长度超过前后正中线),以降低呼吸幅度,达到缓解疼痛目的。亦可采用局部热湿敷、冷湿敷或肋间神经封闭疗法止痛。
3.用药护理:疼痛剧烈影响休息,可按医嘱适当使用镇痛剂和镇静剂。
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不安情绪,改变易躁易怒性格,保持心理平衡;告知患者及家属过劳、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都是胸痛发作的诱因,应尽量避免,消除其恐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教育
1.改变生活方式:生活起居有规律,戒烟酒;合理饮食,摄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进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食多餐,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2.适量运动:根据自身的年龄、活动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体力劳动强度与锻炼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等,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不同。
3.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者增加药物,自我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胸痛发生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