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护理常规

四、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护理常规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个人病史、服药史、饮食、心理状况、生活规律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等。评估可能引起湿疹和皮炎的因素,外因如化学制剂、化妆品、动物毒素、鱼虾、花粉、尘埃、日晒、搔抓等;内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的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等。

2.身体评估:皮损的颜色、性质、范围、程度,有无瘙痒、渗液,全身及局部用药的疗效及副作用。

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加。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饮食:宜清淡,禁食明确过敏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2)体位:下肢的急性湿疹、皮炎卧床时应抬高,并发静脉曲张者用弹力绷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专科护理:

(1)协助医生查找可疑致病因素,如食物、接触物等。

(2)婴幼儿湿疹暂不接种牛痘等各种疫苗,并避免与新接种过牛痘或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免引起牛痘样或疱疹样湿疹。

3.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药物的疗效:

(1)评估用药后,皮损范围是否缩小、程度是否减轻、皮疹是否消退、患处是否干燥等,预防病情加重,出现败血症等并发症。

(2)遵医嘱做好皮肤患处局部涂药和湿敷治疗。

(三)健康教育

1.交代患者避免接触各种可能致敏物质。

2.平时注意保养皮肤,洗澡不要太勤,洗澡后应涂润肤油。

3.继续用药,逐渐减药,并注意皮损变化,如病情反复,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