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患者的用药史、既往病史,有无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有无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有无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生理性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的应用等;病理性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2.身体评估:心悸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伴随症状等;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等。
3.辅助检查:血红蛋白、血糖、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的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可能会有心律失常。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
(2)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伴呼吸困难时可吸氧。
2.病情观察:测量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心(脉)率(律),心房颤动患者需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并观察效果,做好记录。
3.对症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或听音乐等放松方法,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紧张心理,增加安全感。
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改变易躁易怒性格,保持心理平衡;告知患者及家属过劳、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诱因应尽量避免。
(三)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识别并避免产生心悸的诱因,根据发病原因向患者说明一般的心悸不影响心功能,以免焦虑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率增快、心搏增加和心率的变化,导致加重心悸。
3.指导患者通过散步、交谈、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增加休息时间。必要的时候睡前服用小剂量镇静药以改善睡眠。
4.指导患者饮食,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及时更换引起心悸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