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体温测量
(一)评估要点
1.测量前评估有无影响温度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如30min内有无进食、喝水、洗澡、灌肠、热敷等。
2.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测量部位及皮肤状况。
3.评估患者有无寒战、抽搐、虚脱的表现,判断热型。
(二)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
2.了解有无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进食、喝水、面颊部做冷、热敷患者应推迟30min后测口腔温度;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患者,禁忌测量口温;灌肠、腹泻、直肠或肛门术后,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患者洗澡30min后方可测量体温。
3.腋下测温: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下并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min后取出读数。
4.口腔测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深入口腔内6cm,让患者紧闭口唇含住体温计,用鼻呼吸,3min后取出读数。
5.直肠测温:患者取侧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读数,用卫生纸擦拭肛门。
6.捏紧体温计后端,避开墙壁、桌子等硬物,甩动手腕,将体温计汞柱甩至35℃以下。
7.测量腋温后的体温计用消毒液纱布擦拭,口表和肛表应分开进行消毒处理。
8.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复测体温,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和配合方法。
2.测量体温前30min应避免进食冷热饮,避免做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
3.经口腔测温时告知其勿用牙咬,勿说话,防止体温计滑落或咬断。
4.若不慎咬破体温计,指导患者立即清理玻璃碎屑,再口服鸡蛋清或牛奶,若病情允许,可进食粗纤维食物,加快汞的排出。
5.为小儿测量肛温时,应给予安慰,嘱其勿动,或将其身体固定住,尤其注意固定肛表,以防肛表滑落或插入太深。
6.切忌将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