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一过性病变,病理学为胃黏膜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急性胃炎主要有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除幽门螺杆菌胃炎外的急性感染性胃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三种。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个人史与服药史,是否有口服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氯化钾或铁剂)、急性应激、大量饮酒、误服腐蚀性毒物可引起急性胃黏膜炎症。
2.身体评估:评估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呕血、黑便等症状;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腹痛的部位、性质、规律。
3.辅助检查:
(1)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2)胃镜检查在大出血后24~48h进行,镜下可见浅表溃疡,多发性糜烂、出血灶,表面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一般应激所致的病损以胃体与胃底为主,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酒精所致的以胃窦为主。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动:嘱患者注意休息,应激性胃炎患者做好心理疏导,解除精神紧张,保证其身心休息,以利于康复。腹痛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做深呼吸,缓解疼痛,病情缓解后可适当活动。有呕吐的患者应注意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饮食:注意饮食卫生。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粗糙难消化、变质及刺激性食物,戒烟禁酒。轻症患者给予流质饮食,多饮水,呕吐剧烈者暂禁食。
2.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的性质和部位,有无呕血、黑便。遵医嘱给予解痉药或热敷(胃、十二指肠出血者禁用)。观察血压、脉搏、面色等变化,详细记录呕吐次数、性质、量。
(2)有失水症状者,遵医嘱查血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及呕吐次数,必要时遵医嘱补液。
(3)腹痛的护理:局部热敷,以解除胃痉挛,减轻腹痛,但应注意避免烫伤。
3.用药指导:护士应耐心解释各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
(1)制酸剂应在饭后30min至2h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应该在餐前1h服用。
(2)遵医嘱予镇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如服用含镁制酸剂可能造成腹泻,含铝制酸剂则可能造成便秘。
4.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知识,关心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5.预防并发症:
(1)误吸:呕吐频繁者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出血: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粗糙难消化、变质及刺激性食物。
(三)健康教育
1.注意生活规律,避免精神紧张和劳累,避免熬夜。
2.遵医嘱服药,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