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常规

二十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向患者解释止血术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取得配合。

2.使用前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管腔是否通畅,并分别标记三个腔的通道,先测试气囊的注气量(一般胃囊、食管气囊注气量为100~200mL),要求在注气后气囊有足够大小。

3.将三腔管前段、气囊部及患者鼻腔处涂以液状石蜡润滑,并用注射器抽尽气囊部残留气体后夹闭导管备用。

(二)术中配合

1.患者仰卧位,配合术者自鼻腔插入三腔管。

2.向胃囊内注气,使胃囊膨胀(注气量可根据事先测定的最大注气量决定)。将开口部反折弯曲后,用夹子夹紧,向外牵引三腔管,遇阻力时,表示胃囊已达胃底部,在中等阻力情况下,在鼻腔出口处导管上做好标记,将三腔管与沙袋相接,然后通过滑车装置牵引三腔管。

3.用注射器向食管气囊注气100mL左右,压迫食管1/3,然后将夹子夹紧此腔,最后用注射器吸出全部胃内容物。

4.测定气囊内压力,一般胃囊应约50mmHg,食管囊为30~40mmHg。为防止因测压后气体外逸,可补注空气5mL。

5.将胃管连接于胃肠减压器上,观察引流液颜色以确定止血是否有效。如仍有出血,可遵医嘱再向食管气囊充气,以压迫食管静脉。

6.三腔管在牵引时,鼻孔处三腔管下垫有棉花,以免长期压迫,造成局部溃疡。

(三)术后护理

1.出血停止24h后,可放食管囊内的气体,放松牵引,继续观察有无出血的部位。

2.观察24h后仍无出血者,即可拔除三腔管,拔管前先口服液状石蜡20~30mL,再缓缓拔管,观察囊壁上的血迹,了解出血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