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脑血肿穿刺和持续引流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患者准备: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过脑室穿刺,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消除思想顾虑,征得家属的签字同意与患者的积极配合;躁动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2.用物准备:消毒药、麻醉药、颅骨钻、脑室穿刺引流包、无菌引流袋、硅胶导管及抢救药品等,按需要备颅内压监测装置。
(二)术中护理
1.术中协助患者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活动,维持正确体位;对于烦躁不安、有精神症状及小儿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自行拔除引流管而发生意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以固定。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呼吸改变。
(三)术后护理
1.术后接引流袋于床头,引流管应悬挂固定在高于侧脑室10~15cm的位置,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2.注意引流速度。一般应缓慢引流脑脊液,使脑内压平缓降低,必要时适当挂高引流袋,以减慢引流速度,避免放液过快所致脑室内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瘤卒中(肿瘤内出血)或诱发小脑幕上疝;但在抢救脑疝、脑危象的紧急情况下,可先快速放些脑脊液,再接引流管,缓慢引流脑脊液。
3.注意观察引流脑脊液的性质与量。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d可稍带血性,以后转为橙色。如术后出现血性脑脊液或原有的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有脑室内继续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行止血处理;如果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发生感染,应放低引流袋(约低于侧脑室7cm)以引流感染脑脊液,并送标本化验;引流脑脊液量多时,应注意遵医嘱及时补充水、电解质。
4.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引流处伤口敷料和引流袋应每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防止逆行感染。如有引流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或阻塞,尤其是在搬运或帮助患者用力翻身时,注意防止引流管牵拉、滑脱。
6.及时拔除引流管。脑室持续引流一般不超过1周,拔管前需夹闭引流管24h,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以便了解是否有颅内压再次升高表现。
7.拔管后应加压包扎伤口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和减少头部活动,注意穿刺伤口有无渗血和脑脊液漏出,严密观察有无意识、瞳孔变化,失语或肢体抽搐、意识障碍加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