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异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气道不同程度的可逆性阻塞是本病的特点。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询问患者发病时的症状,如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和缓解因素。有无接触变应原(动物皮毛、花粉、尘螨、油漆)、主动或被动吸烟史;有无进食虾、蟹、鱼、牛奶、蛋类等;有无受凉、气候变化、剧烈运动、妊娠等诱发因素;有无哮喘家族史。
2.身体评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观察口唇、面颊、耳郭等有无发绀,胸廓有无过度膨胀,观察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和三凹征出现,听诊肺部有无哮鸣音、呼吸音延长,有无胸腹反常运动。
3.辅助检查:
(1)痰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动脉血气分析:严重发作时可有PaO2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值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如气道阻塞严重时,可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胸部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双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合并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加和炎性浸润阴影。
(4)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哮喘患者大多数伴有过敏体质,对很多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结合病史测定变应原指标有助于病因诊断和预防反复发作。
(5)肺功能检查:有无FEV1%预计值、FEV1/FVC、PEF等下降,有无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增加,有无残气/肺总量比值增高。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病房清洁、温湿度适宜,避免已知过敏原,避免花草、皮毛、羽绒等易致敏物质。根据病情提供舒适体位,哮喘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明显者取半卧位,哮喘持续状态时要求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应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面食、粥、汤类等),避免进食硬、冷、油煎食物及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戒烟戒酒,鼓励患者多饮水。
3.做好口腔护理与皮肤护理:哮喘发作时,患者常大量出汗,应每天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和舒适,协助患者咳嗽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1)低氧血症患者遵医嘱给予吸氧,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以避免气道痉挛,必要时予以无创辅助通气。
(2)密切观察哮喘发作先兆:如患者出现喉部发痒、胸部发紧、干咳、呼吸不畅、精神紧张等,应警惕哮喘发作。
(3)哮喘发作时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咳嗽、呼吸困难的情况;监测SPO2、动脉血气分析,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5.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平喘气雾剂,并观察药物作用与副作用。常用吸入制剂及使用方法:
(1)定量雾化吸入器:①介绍雾化吸入器具,根据患者文化层次、学习能力,提供雾化吸入器的学习资料。②演示雾化吸入器具的使用方法:打开盖子,摇匀药液,深吸气至不能再呼时张口,将定量雾化吸入器喷嘴置于口中,双唇包住咬口,以慢而深的方式经口吸气的同时用手指按压喷药,至吸气末屏气10s,然后缓慢呼气,休息3min后可重复使用1次。③反复练习使用:医护人员演示后,指导患者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④对不易掌握定量雾化吸入器的儿童或者重症患者可在定量雾化吸入器上加上储药罐,可以简化操作。
(2)干粉吸入器:常用的有都保装置和准纳器。1)都保装置:常用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用法如下:①旋转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旋柄在下方。②拿直都保,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都保中间部分,朝一方向旋转到底,可听到一次“咔嗒”声,再向反方向旋转到底,即完成一次装药。③先呼气(切勿对吸嘴呼气),将吸嘴含于口中,双唇包住吸嘴用力深长地吸气,然后将吸嘴从嘴部移开,继续屏气5s后恢复正常呼吸。2)准纳器:常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等。用法如下:①一手握住准纳器外壳,另一手拇指向外推动准纳器的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哒”声。②握住准纳器并远离吸嘴,往外尽量呼气。③将口唇含住吸嘴,深深地平稳地吸气,从而将药物吸入口中,屏气约10s。④拿出准纳器,缓慢恢复呼气,关闭准纳器,“咔嗒”声响起表示关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留在口腔和咽部的激素类药物会引起咽部肿痛、声音嘶哑等改变,若继发霉菌感染,还会发生鹅口疮等口腔疾病,因此,不论使用哪种类型吸入器,用完后10min均应充分漱口,然后将漱口水吐掉。
6.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哮喘新近发生和重症发作的患者,常感情绪紧张,甚至惊恐不安,应多巡视,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过度紧张状态,对减轻哮喘发作和控制病情有重要意义。
(三)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指导患者了解哮喘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控制目的和效果,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懂得该病虽不能彻底治愈,但只要坚持充分的正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
2.避免诱发因素:针对个体情况,指导患者有效控制诱发哮喘的各种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避免持续的喊叫等过度换气动作;不养宠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戴围巾或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缓解期应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及耐力训练,以增强体质。
3.自我监测病情:指导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病情加重的征象,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学会利用峰流速仪来监测最大呼气峰流速,做好哮喘日记,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或家属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