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集
(一)评估要点
1.患者病情、治疗、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寒战或发热的高峰时间。
3.抗生素使用情况。
4.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二)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寒战或发热的高峰时间,如使用抗生素,宜在抗生素使用前采血,如已使用,应在检验单上注明。
2.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为提高培养阳性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采血量为10~15mL,根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
3.采集完成后,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培养瓶内,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
4.采集血标本后的培养瓶应立即送检,不可放入冰箱。
5.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取血法:取1支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备用,另备2支注射器。取下肝素帽,连接1支空注射器,抽出5mL血液弃去;如正在静脉输液中,先停止输液20s,再抽出5mL血液弃去,另接1支注射器抽取足量血标本,然后将20mL生理盐水用注射器以脉冲式冲洗导管。消毒导管接口,清除残留血迹。连接肝素帽或三通管(或正压接头),如有静脉输液可打开输液通道。
6.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中心静脉导管采集。两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并做标记。
7.成人每次采集10~15mL,婴儿和儿童每次采集1~5mL。
8.用75%乙醇消毒培养瓶瓶塞,待干,将血标本分别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内,迅速轻摇,混合均匀。
9.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
10.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达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的意义。
2.血培养采集时间:寒战、发热初期;使用抗菌药物前;停药6~8h后或下次用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