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护理常规
肥胖症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一)评估要点
1.病史:
(1)有无遗传因素。
(2)评估饮食习惯、体力活动。
(3)有无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
2.身体评估:
(1)评估血脂、脂蛋白、血糖、雌激素水平。
(2)评估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
(3)是否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
3.辅助检查:CT或MRI可计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内脏脂肪量。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1)评估患者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单位时间内体重增加的情况,饮食习惯、进食量、排便习惯等。
(2)制订饮食行为干预计划和减轻体重的具体目标,医护人员监督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3)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使用小容量餐具,保持细嚼慢咽,每次进食前先喝水250mL,不进食油炸食品、甜食等。
2.合理运动: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做体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而定。
(1)根据活动计划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运动时间过长。
(2)鼓励患者多步行,减少静坐时间。出现头昏、眩晕、胸闷或胸痛、呼吸困难等应停止活动。
3.用药护理:
(1)指导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使用西布曲明可引起血压轻度升高,禁用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脑卒中的患者。
(3)奥利司他可引起胃肠胀气、大便次数增多、脂肪便等,肛门常有脂滴溢出而容易污染内裤,应指导患者及时更换,注意肛周皮肤护理。
4.心理护理:对于因不良情绪导致摄食量增加的患者,应针对其精神心理因素给予相应的疏导,有严重情绪问题的患者应建议转精神心理专科治疗。
(三)健康教育
1.对有肥胖家族史的儿童、妇女产后及绝经期、中年以上男性提前进行预防。
2.加强全民健康宣教,说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性,使患者了解肥胖症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密切相关。
3.指导患者坚持运动,鼓励家属共同参与运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