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TH)抵抗综合征三类。
(一)评估要点
1.病史:
(1)原发性甲减主要病因有:自身免疫性损伤、甲状腺破坏、缺碘或碘过多、抗甲状腺药物等。
(2)继发性甲减主要病因有:肿瘤、手术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
2.身体评估:
(1)评估患者体温情况,有无怕冷、少汗、乏力等。
(2)有无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嗜睡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3)有无黏液性水肿昏迷的表现:低体温(<35℃)、呼吸浅慢、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嗜睡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活动与休息:嘱患者注意休息。乏力、动作迟缓者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受伤。体温偏低、怕冷者调节室温至22℃~24℃,注意保暖。皮肤干燥者可涂软膏、油剂等。
(2)饮食:遵医嘱给予低热量、低钠、高蛋白、含碘饮食,少量多餐。食欲不振者,设法增加食欲。
(3)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粗纤维食物,保证足够饮水量2000~3000mL/d,定时排便,必要时予以缓泻药。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全身黏液性水肿情况,每日记录患者体重,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水量。若出现体温低于35℃、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嗜睡等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3.用药护理:
(1)按医嘱使用替代药物,不能随意增减,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过量服用的症状。如出现多食消瘦、脉搏增快(>100次/min)、发热、情绪不稳及体重明显减轻等情况,报告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慎用麻醉药、安眠药、镇静药。
4.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消除顾虑,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以减轻其孤独感。
(三)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告知患者发病原因及自我护理注意事项。交代患者注意保暖,坚持锻炼,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
2.用药知识指导:对需终生替代治疗者,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甲状腺素服用过量的症状。
3.交代患者定期复查,能识别黏液性水肿发生的原因及表现,若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低体温(<35℃)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