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四、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但血小板不减少。

(一)评估要点

1.病史:

(1)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史。

(2)有无鱼、虾、蟹、蛋、乳制品过敏史。

(3)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类、磺胺类、异烟肼、解热镇痛等药物。

(4)近期是否接触花粉、昆虫咬伤、疫苗接种。

2.身体评估:

(1)瘀斑的部位、范围、颜色、数量及分布特点,是否反复出现。

(2)有无恶心、便血及腹痛情况。

(3)有无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4)观察尿色、尿量、尿液性状;有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3.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结果,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结果。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饮食:遵医嘱予以无渣或少渣饮食,避免进食易产生过敏反应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消化道大出血者应禁食,可选择静脉营养治疗。

(2)体位: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关节肿痛者保持患肢功能位。

(3)皮肤护理:避免接触过敏原,衣着柔软、宽松,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及时处理皮肤破溃。

2.病情观察:

(1)观察皮肤紫癜的分布及消退情况。

(2)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3)有无腹痛、便血,观察尿量、尿液颜色、性状,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用药护理:

(1)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2)对使用钙剂者,控制输液速度,并注意观察有无液体外渗现象。

4.疼痛的护理:根据病情使用冷敷或热敷,指导患者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

5.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三)健康教育

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预后,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做好出院指导,有肾脏及消化道症状者宜在症状消失后3个月复查,定期来院检查,及早预防肾脏并发症。

3.指导患者观察皮肤瘀斑情况,注意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