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染性软疣

三、传染性软疣

【概述】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是:皮肤丘疹,常有脐凹,能挤出乳酪样软疣小体。它见于儿童、性活跃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直接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自体传播,往往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中被传染,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周至半年,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腋窝、腘窝等皮肤褶皱处。性传播传染性软疣患者好发于腹股沟、生殖器、大腿、下腹部。多发性面部传染性软疣提示HIV感染。典型皮损为直径3~5 mm的半球形丘疹,呈珍珠色或皮色,有脐凹,内涵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2.辅助检查 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3.鉴别诊断

(1)多发性小软疣需与扁平疣、汗管瘤、皮脂腺增生鉴别。

(2)单发性大软疣需与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鉴别。

(3)儿童患者需与幼年性黄色肉芽肿、Spitz痣等鉴别。

(4)HIV感染者面部多发性软疣需与播散性侵袭性真菌感染鉴别,如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青霉菌病等。

【治疗原则】

1.物理治疗 ①局部刮除,挤出内容物,再外用碘酊;②冷冻;③电灼。

2.外用药物咪喹莫特、维A酸、斑蝥素、西多福韦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