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无色素痣
2025年08月10日
十五、无色素痣
【概述】
出生时即有或者出生后不久发病,呈局限性色素减退斑,持续终身不退。
【临床表现】
出生后即有,呈锯齿状色素脱失斑,局限性,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白斑不扩大,持续终身不变。本病好发于躯干部位,沿神经节段单侧分布,四肢多呈条带状。脱色区毛发色素可减退,特别是阴毛和眉毛。感觉正常。脱色区色素不会再生,故皮损不会自然消失。部分可伴神经症状及癫痫。
无色素痣可分为3种临床类型。
1.孤立型 局限性、长方形脱色素斑,好发于躯干。
2.皮节型 按照皮节分布,累及1个或者多个皮节,沿Blaschko线分布。
3.漩涡状型 累及整个单侧肢体白斑,形态不规则,或类似于漩涡状。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局限性色素减退斑,出生时或者不久后发病,可持续终身不变,好发于躯干、下腹和四肢近端,脱色区内毛发色素可减退。
2.皮肤病理 表皮突变平,黑素细胞数目多正常,但其树突发育不良,粗而短,多巴反应减弱。
3.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白癜风、贫血痣鉴别。
(1)白癜风:皮损呈斑片状,境界清晰,色素脱失斑周边色素加深,摩擦后有红斑反应。
(2)贫血痣:皮损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浅色斑,皮损以手摩擦后白斑不发红,而周围皮肤发红,玻片按压周围皮肤变白不易区分。
【治疗原则】
本病无须治疗,可使用遮瑕剂,必要时可尝试自体表皮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