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肉芽肿
2025年08月10日
十七、化脓性肉芽肿
【概述】
化脓性肉芽肿又称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是一种后天性良性结节状增生。它多在皮肤穿通性外伤后,新生成的血管形成息肉状损害,可迅速长大,但到一定大小即静止,与感染无关。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发生于身体容易外伤的部位,如面部、头皮、手指、足、躯干上部等。新生儿则易发生于脐部。早期损害为鲜红或棕红色丘疹,缓慢或迅速增大,形成有蒂或无蒂结节,表面光滑或疣状,一般直径5~10 mm,但也可达数厘米,质软,无自觉痛或压痛。轻度外伤易大量出血,也可见坏死溃疡、结痂。一般开始时逐渐增大,以后生长迅速。此后即保持静止,可长达4年之久,难以自行消失。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外伤后发生一肿瘤即应考虑本病,但有时诊断困难,需要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诊。
2.病理 隆起肿瘤周围正常表皮组织向内生长,形成一收缩带,似领圈状。真皮内见内皮细胞聚集成实体状,大多数区域可有腔隙形成,从裂隙状到明显扩张不等。多数管腔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突向管腔,也可无腔隙形成。肿瘤与下方组织分界明显。
3.鉴别诊断 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应与疣、黑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癌、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瘤和Kaposi肉瘤等鉴别。
【治疗原则】
最好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检查,也可用激光、电凝、放射等治疗,如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