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癣和足癣

二、手癣和足癣

手足癣的常见类型有:①鳞屑角化型,特征为掌跖部角化过度,粗糙增厚,干燥脱屑有裂隙,冬季严重时可皴裂疼痛。②浸渍糜烂型,好发于第3~4、4~5指(趾)之间,由于局部潮湿而致角质浸渍发白,有糜烂,瘙痒剧烈,当伴有细菌感染时或致丹毒。③水疱型,常位于手掌、足跖底面或侧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伴有瘙痒。水疱位置较深,疱壁不易穿破,周围无红晕,数日后可吸收脱皮。损害可不断扩展蔓延。④混合型,由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称为混合型。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趾间、足跟等典型部位的浸渍或鳞屑、角化过度可伴有瘙痒。

2.辅助检查 显微镜下查见菌丝(彩图3-3)或培养见癣菌菌落(彩图3-4),手足癣的诊断常不困难。

3.鉴别诊断 手癣应与许多手部皮肤病如湿疹、神经性皮炎、汗疱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慢性接触性皮炎、掌跖脓疱病、掌跖角化病及手掌二期梅毒鉴别。鉴别要点就是,其他疾病真菌检查均为阴性。

【治疗原则】

手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

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治疗也有所不同。

(1)糜烂型:各类抗真菌药的霜剂,如1%~3%克霉唑霜、咪康唑霜、复方酮康唑霜等。渗出明显可先湿敷,待局部干燥后再使用抗真菌的外用药物。

(2)水疱型: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1%~3%克霉唑霜等各种唑类药物的霜剂等。

(3)鳞屑角化型:宜用软膏剂。

伴有癣菌疹的严重手足癣患者可考虑短期内服用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以控制播散,其后再逐步对症治疗。如继发细菌感染则先处理细菌感染,再治疗手足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