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玫瑰糠疹
【概述】
玫瑰糠疹特征如其名,皮疹呈玫瑰色,疹型以斑丘疹为主,并被覆糠秕状鳞屑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本病与感染、药物及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多见于中青年,春秋季节多见,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不同程度的瘙痒。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在躯干或四肢近端先出现一个直径2~3 cm的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或橙红色斑疹,上覆细小鳞屑,数日后此斑逐渐渐增大,可达2~5 cm,称为母斑或先驱斑,常无自觉症状。1~2周后,渐在四肢近端及躯干出现多数斑疹,对称分布,边缘略高出皮面,呈玫瑰红色,中心略呈黄色,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少许细碎糠状鳞屑。皮损边缘鳞屑更清楚,呈领圈状,称为子斑或继发斑,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散发或密集,很少融合,此时母斑已变暗淡或趋于消退。少数患者也可波及头面部、四肢远端,有的患者可出现水疱、风团及紫癜,也可累及口腔黏膜。多无全身症状,少许有轻度头痛、咽喉痛、低热及淋巴结肿大等。本病有自限性,一般经4~8周可自行消退。
【诊断要点】
1.组织病理 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表皮局灶性角化不全及棘层轻度肥厚,有细胞内水肿及海绵形成或有小水疱出现;真皮上部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并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2.鉴别诊断
(1)体癣:皮疹呈环状,边缘有丘疹水疱,渐向外扩大,中心炎症较轻,鳞屑中可查见真菌的菌丝及孢子。
(2)二期梅毒疹:皮疹呈铜红色或暗红色,泛发分布,手掌及足跖部有孤立角化性圆形脱屑性斑丘疹,多有性乱史及生殖器硬下疳史。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
(3)银屑病:好发于四肢伸侧、头皮及骶尾部,红斑上鳞屑较厚,而刮除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病程较长。
(4)药疹:有服药史,发病急骤,无母斑,瘙痒显著,皮疹色鲜红。病程短,经治疗易于消退。
【治疗原则】
本病有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12、葡萄糖酸钙及硫代硫酸钠等,一般不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5%樟脑霜、硫磺霜或少量糖皮质激素制剂;紫外线照射对进行期可能有效,可用红斑量或亚红斑量交替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