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激光疗法

五、激光疗法

应用激光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laser therapy)。皮肤科常用激光有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308 nm准分子激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及各类短脉冲激光。此处重点介绍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及308 nm准分子激光,其余见皮肤激光美容章节。

(一)二氧化碳激光

二氧化碳激光(CO2 laser)又称CO2激光,是一种气体激光,波长为10600 nm,CO2激光被组织吸收后其热效应能有效地烧灼、切割、气化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证】

1.血管性皮肤病 化脓性肉芽肿、樱桃样血管瘤、血管性纤维瘤、血管角化瘤等。

2.色素性皮肤病 浅且小的黑痣、先天性巨型长毛痣等。

3.恶性肿瘤 早期基底细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及鲍恩病等的切除或气化。

4.清疮术 如带状疱疹或慢性溃疡常覆盖很厚的痂皮,用CO2激光气化痂皮较不痛,又不流血,伤口愈合也比较快,可替换以往的金属刀。

5.良性肿瘤或囊肿 如毛发上皮瘤、汗管瘤、脂溢性角化症、粟丘疹、皮脂腺增生症、唇部皮脂腺异位症、神经纤维瘤病、多发性皮脂腺囊肿、表皮痣等。

6.角化、增生及其他皮肤病 如疣、传染性软疣、鸡眼、胼胝、汗孔角化症、嵌甲、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萎缩性瘢痕、光老化等。

【禁忌证】

(1)转移性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2)瘢痕疙瘩。

(3)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

(4)光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操作方法】

(1)治疗部位常规消毒。

(2)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

(3)调试所需光束逐区烧灼,或切除损害,损害面积较大的可分区治疗。

【注意事项】

(1)治疗后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伤口结痂前勿碰水,外用抗生素药膏,每日1~2次。

(2)CO2激光在治疗真皮赘生物时,有形成瘢痕的可能。

(二)氦氖激光

氦氖激光(He-Ne laser)为波长632.8 nm的可见光波段红色激光,可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毛发生长;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炎症吸收,减轻局部充血、水肿,具有镇痛、止痒等作用。

【适应证】

(1)多种原因所致的皮肤黏膜溃疡、创伤。

(2)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及疖、慢性丹毒、甲沟炎等细菌感染。

(3)斑秃、全秃。

(4)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淤积性皮炎、雷诺现象、局限性硬皮病等。

【禁忌证】

(1)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接受放疗、化疗者。

(2)光敏性疾病及光敏感者。

【操作方法】

采用皮损局部照射。常用功率密度2~4 mW/cm2,每次照射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如若1~2个疗程无好转,可停止治疗。

(2)不可直视光束。

(三)308 nm准分子激光/准分子光

308 nm准分子激光/准分子光(308 nm excimer laser/lamp)即氯化氙连续脉冲气体激光,是一种新兴的紫外线光疗方法,其波长在UVB范围内,脉冲宽度一般为10~30 ns。单一的308 nm波长是诱导白癜风和银屑病皮损中病理性的T淋巴细胞凋亡的最佳波长,也是UVB波段内穿透力较强的波长,最深可穿透真皮浅层1.5mm。

【适应证】

白癜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斑秃、毛囊炎、扁平苔藓、掌跖脓疱病、白色糠疹、CD30+淋巴组织增生症、白斑病、结节性痒疹、局限性硬皮病以及生殖器苔藓样硬化等。

【禁忌证】

光过敏患者、瘢痕疙瘩或有过瘢痕疙瘩形成史患者。

【操作方法】

应根据最小红斑量及皮损部位选择治疗的起始剂量,并根据治疗反应及耐受情况(主要为治疗后红斑持续时间)调整剂量。原则如下:治疗后红斑持续24~48小时,可维持原有剂量进行下一次治疗;红斑持续小于24小时,则治疗能量提高25~50 mJ/cm2;红斑持续48~60小时,治疗能量需降低25~50 mJ/cm2 ;斑持续60~72小时,或出现水疱,或瘙痒、灼痛等症状,治疗需延期至红斑、水疱或症状基本消退并降低100 mJ/cm2 。

【注意事项】

1.短期的副作用 包括红斑、烧灼感、水疱导致的剧烈疼痛、色素沉着、皮肤干燥及瘙痒,其发生的潜伏期、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与照射剂量和患者的皮肤类型有关。

2.长期的副作用 包括对其是否引起光老化及其潜在的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