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 癣
【概述】
本病曾在我国流行较广。此病多见于3~14岁儿童,成人不多见。个人卫生较差,生活环境拥挤的经济落后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日常生活中,被污染的梳子、帽子、枕套、玩具等物品,成为真菌传播的主要媒介。
【临床表现】
根据致病的不同,大致可分4种,即黄癣、白癣、黑癣及脓癣。
1.黄癣 俗名“秃疮”“瘌痢头”,是由许兰毛癣菌(简称黄癣菌)所致。以往此型在我国流行最广,尤其在农村中最多见。本病主要侵犯头皮和毛发。在头皮,特征性的损害是“黄癣痂”,即成中央微凹的碟形痂,其中间有一根至数根松动的硬发穿出,有明显鼠臭味。愈后留疤。
2.白癣 初期为白色鳞屑性局限斑片,其上头发变为灰暗,稍有痒感。若不治疗,可渐扩大,周围可以出现卫星样小鳞屑斑片,可再融合成片,但界限清楚。病发根部有一白套样菌鞘是本病特点,发出头皮0.5 cm左右就容易折断。本病好发于头顶中间,但也可在额顶部或枕部。该病多为儿童期患病,青春期后可自愈,可能是由于成人头皮中存在马拉色菌能提高局部的游离脂肪酸量及制造某些物质抑制铁锈色小孢子菌。
3.黑癣 皮损主要表现为白色鳞屑斑片,酷似白癣,但其病发出头皮即折断且无明显菌鞘。黑癣的病程很长,进展缓慢,可直至成年尚未愈合,毛囊可被破坏因而形成瘢痕。在女性中,往往有长发而被忽略。
4.脓癣 白癣和黑癣有时可并发脓癣,患处的毛囊常可化脓而引起一片或数片红肿的痈状隆起,是机体对真菌的过敏所致,该处如用力挤压,即可流出少量浆液或半透明的脓液。局部病发极易拔出,愈合后形成瘢痕而在局部留有永久性脱发。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各种头癣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但根据“黑点”“脓性痈状隆起”等特征,可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阳性,包括镜检阳性和(或)培养分离到皮肤癣菌;滤过紫外线检查,黄癣亮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区显示亮绿色荧光;黑癣病发无荧光。
3.鉴别诊断 头癣在临床上必须与慢性葡萄球菌性毛囊炎、头虱、银屑病、脂溢性皮炎、二期梅毒、拔毛癖、斑秃、红斑狼疮、扁平苔藓、慢性单纯苔藓和各种炎症性毛囊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包括服药、洗头、外用药、剃除病发和消毒。
(1)可服用药物包括灰黄霉素、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共服用1个月。
(2)洗头则是每日1次,可外用酮康唑-洗剂。
(3)外用则是每日使用抗真菌药。
(4)每周要理发。
(5)病发和患者接触的枕巾、帽子等要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