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剥脱性唇炎
【概述】
剥脱性唇炎(cheilitis exfoliativa)一词常被用来描述一类原因不明的唇 部 原发性脱屑和轻度炎症病变,同时它还被用来描述其他疾病引起的和类似的临床表现。本病与慢性光线性唇炎和慢性接触性唇炎难以区别,有人认为两者是同一种疾病。剥脱性唇炎可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维A酸治疗、经常性日光暴露和习惯性舐唇,可以伴有情绪方面的变化。特应性皮炎最初或唯一的表现可以是剥脱性唇炎,但是并不常见。唇膏、牙膏和漱口液中的刺激性物质可引起唇炎。唇膏中的染料可致光敏反应,念珠菌也是致病因素之一,唇炎可能是Plummer-Vinson综合征的表现之一。指甲油、刮脸后洗剂、唇膏以及其他多种不同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也可成为病因。在艾滋病患者中,唇炎也不少见。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下唇常被累及,炎症常局限于唇红缘处,皮疹常常开始于下唇的中部,而后逐渐扩展到整个下唇或上下唇,病程持续数月和数年不等。反复发生的表皮脱落可形成暂时性红斑和表面触痛。在某些情况下,慢性红斑的唇部覆盖有痂,痂不断脱落并形成光滑的表面,然后又形成新痂,也可出现裂隙,并且有烧灼感、触痛和疼痛。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①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具有异位性体质或精神波动的诱因。②损害仅发生于唇红部,尤以下唇多见。③主要表现为唇部肿胀、干燥,表面有灰白色糠状鳞屑和结痂,脱落后表面红亮光滑,反复发作。④唇红缘部常可发生皲裂,自觉灼热疼痛或伴有触痛。⑤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愈。
2.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接触性唇炎、光化性唇炎、腺性唇炎等区别:①接触性唇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症状的发起、消退与接触机会一致,斑贴试验阳性。②光化性唇炎,与日光直接有关,多为户外工作者,以下唇为主,夏季加剧。③腺性唇炎,在患处常常可见扩张的黏液腺开口,以双指法检查可触及粟粒状肥大的黏液腺。
此外,还应和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等病鉴别。
【治疗原则】
首要的治疗方法是寻找并去除潜在的致病因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乳剂或软膏通常有效。出现皲裂时,可以使用硝酸银或氧化锌软膏。伴有上皮瘤样增生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激光或冷冻治疗,浅层X线也可试用。剥脱性唇炎应用他克莫司可成功治疗、抗抑郁治疗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