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工皮炎

四、人工皮炎

【概述】

人工皮炎又称“人为性皮炎”(dermatitis artefacta,DA),在疾病分类上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是指患者为满足其特殊心理需求,以不可思议的隐秘方式制造的自身皮肤损伤。与此同时,患者竭力否认自己施加的伤害行为,从而导致诊断和常规治疗效果欠佳。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和年轻人最常见,其次是需要心理关注的老年人。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为1∶3~1∶8。国外文献显示人工皮炎占皮肤科门诊总量的0.05%~0.5%,但由于其发病原因具有隐蔽性,而且需要精神科或心理科医师协同诊断,因此在皮肤科门诊的实际诊断率并不高。目前国内仅见零星个案报道,而国外文献综述的最大患者数量也仅为201例。

【临床表现】

在询问发病经过时,患者经常回避或否认自我损伤经历。其皮损可以模拟任何皮肤病,但发展过程又不能用目前已知疾病圆满解释。无论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分布,患者皮损通常位于双手容易触及的区域,或者借助其他器物容易损伤的部位。皮损形态与制造创伤时所采用的工具有关,包括指甲抓、手指捏、锐器挑刮、针刺、热源灼伤、化学烧伤等,因此具有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形状诡异的特征。临床上常见的皮损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抓痕 是最常见的皮损类型,多由指甲搔抓所致,基本上都呈长条形而且在女性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2.溃疡 是另一种常见的皮损类型。可以表现为浅表性溃疡,也可以是较深在性损害。溃疡形态非常独特,甚至呈现几何图形外观。有时与其他人工皮损并发,甚至继发感染。

3.水疱 产生原因包括热源烧伤、化学性灼伤或反复摩擦等物理性损伤。皮损呈长条形、多角形等独特几何图形外观,且多与红斑、抓痕等其他皮损同时并发。有时数个水疱在不大的范围内群集出现,甚至可以出现较大水疱。

4.紫癜性和挫伤性皮损 在伴有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尤其容易出现于月经期前后。这种皮损通常成片分布,在较大瘀斑周围散发一些小面积皮损,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5.其他 包括结痂、感染、湿疹样改变等继发疹型。

由于人工皮炎的产生方式、皮损深浅、病变持续时间等存在较大差异,皮肤组织学改变也差异明显。其中较浅的变化常局限于表皮层,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厚;而病程较长的皮损则可出现血管增生和纤维增生等病理表现。但无论出现何种病理改变,均是一种非特异性变化而不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诊断要点】

在临床上见到形状诡异的皮损,而且其演变过程难以用目前已知疾病圆满解释时,要警惕人工皮炎的可能性。其诊断要点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女性常见。②常合并精神或心理障碍。③皮损形态怪异,难以解释。④皮损分布于双手容易触及的部位。⑤反复就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⑥自我造成的皮肤损害通常是通过异物引起。

本病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①神经症性表皮剥脱,患者由于自身的强迫行为导致皮肤、指甲、毛发损伤,通常借助自身指甲施加伤害,在问诊过程中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致病行为,相反往往具有强烈的配合治疗意愿。②诈病所致皮损,患者是有意识地制造皮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动机是为了争取纠纷或诉讼时的优势地位。

【治疗原则】

在排除原发性皮肤病的可能性之后,人工皮炎只要遵循创伤治疗原则即可获得一定疗效。但由于本病的发生往往具有精神心理因素,顺利治愈人工皮炎并非易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及创造和谐的环境,而且往往需要联合精神科、心理科甚至相关社会成员进行协同治疗。完整的治疗措施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其重要程度依次为:①重建患者人格;②对相应的精神心理疾病进行治疗;③使用药物进行皮损治疗。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拒绝配合精神心理咨询,其远期疗效仍不太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