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多汗症
【概述】
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肤出汗异常过多的疾病。病因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失调两种。前者主要见于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疾病、转移性肿瘤以及长期显著衰弱性疾病;后者一般以精神性出汗较多,由高度情绪刺激如紧张、痛苦、害怕等造成,为交感神经失调而致多汗。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两型。
1.局限性多汗症 常始于儿童或青春期,两性均可发生,可有家族史,病程会持续几年,至25岁以后自然减轻。局限性多汗症最常见的部位是掌跖和摩擦面,如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其次为前额、鼻尖和胸部。掌跖多汗可以为持续性或短暂性,由情绪波动造成,没有季节区别,常出现手足发冷甚或发绀现象,日久可伴手足角化表现。腋部出汗可由于热或精神活动所诱发。腋下多汗是由于小汗腺过度活动引起,不像腋臭由大汗腺分泌造成。
2.泛发性多汗症 主要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广泛性多汗,像感染性高热病,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或口服退热剂以出汗来散发热量。其他如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皮质及基底神经节、脊髓或周围神经的损害可以造成全身多汗。
【诊断要点】
根据儿童或青春期起病,多因情绪波动造成掌跖和摩擦面等部位的局限性多汗,或者其他疾病如感染性高热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泛发性多汗,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1.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2.外用治疗 注意清洁,保持干燥。可用3%~5%甲醛溶液、0.5%乙酸铝溶液、5%明矾溶液或5% 鞣酸溶液浸泡;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外搽,疗效较好。
3.内服治疗 镇静剂对精神性多汗有效。中药玉屏风丸(颗粒)亦有一定效果。
4.外科手术 切除交感神经,可能造成无汗,一般不用,或在腋下等汗腺活跃部位施行。
5.X线照射局部 有一定疗效,但若破坏过度,可引起皮肤过分干燥和萎缩,甚至引起放射性皮炎,故除对严重的掌跖多汗症可考虑使用外,一般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