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癜风

四、白癜风

【概述】

皮损表现为局限或泛发色素脱失斑,好发于面颈、手足、生殖器部位。本病男女发生比例大致相等。通常肤色越深者,发病率越高,黄种人发病率较白种人高。我国患病率为0.1%~2.7%,根据上海11万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患病率为0.54%,青少年易发病。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神经化学因子、血清铜离子减少有关。国内报道的白癜风患者家族史阳性率为5.1%~17.23%,而国外报道其家族阳性率为10%~30%。高天文等报道2005例白癜风患者中有阳性家族史者占7.8%。张峥等对6 199例白癜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调查,发现随着其亲属亲缘关系递减患病率降低,这一现象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式。此外研究还发现,与无家族史白癜风患者相比,有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较早,病程较长,且其一级亲属中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荨麻疹、斑秃、银屑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说明自身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白癜风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发病,皮损好发于面颈、手足、生殖器部位,单侧或者对称发生,也可沿神经节段分布,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带状或者不规则状乳白色斑,边界清晰,白斑周围可见皮肤色素增加,且其上毛发可变白或者正常。皮肤摩擦或者受力部位,可出现同形反应。病程缓慢,一般夏季发展较快,冬季减慢,通常无自觉症状。若疾病累及脉络膜、视网膜,可出现色素分布不均、眼底呈豹纹状、夜盲等。根据白癜风皮损形态、部位、累及范围和治疗效果,可分为两型、两类、两期。

1.两型 即寻常型和节段型。

(1)寻常型

1)单发性:白斑局限于某一部位,大小不一。

2)散发性:散在性、多发性白斑,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50%,多对称分布。

3)泛发性:白斑融合成大片,超过体表面积的50%,仅有少量岛屿状正常皮肤。

4)肢端性:初发并主要分布于人体肢端,如面部、手足指部等。

(2)节段型:白斑沿皮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走向分布,呈节段型。

2.两类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1)完全性白斑:瓷白色,皮损处黑素细胞消失,多巴反应阴性,无色素生成能力,药物治疗无效。

(2)不完全白斑:脱色不完全,皮损处可见色素点,黑素细胞数目减少或者功能减退,多巴反应阳性,具有黑素再生能力,药物治疗有效。

3.两期 进展期和稳定期。

(1)进展期:可见白斑增多,白斑向正常皮肤移行,境界不清,易发生同形反应。

(2)稳定期:白斑停止发展,境界边缘色素加深。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皮损表现为局限或泛发色素脱失斑,好发于面颈、手足、生殖器部位。

2.辅助检查 当目测不能确诊白癜风时,可借助伍德灯检查辅助诊断,白癜风皮损伍德灯荧光呈浅色。

3.皮肤病理 皮损处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明显减少,基底层缺乏多巴染色阳性的黑素细胞。

4.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贫血痣、花斑癣、单纯糠疹等鉴别。

(1)贫血痣: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用力摩擦皮损处浅色斑不发红,而周围皮肤发红。

(2)无色素痣:出生时或者生后不久即有,通常沿神经节分布,境界不清,周围无色素沉着带,通常单发,持续终身。

(3)花斑癣:皮损多见于躯干及颈部,为浅色斑,呈圆形,其上可覆细小鳞屑,真菌镜检及培养呈阳性。

(4)单纯糠疹: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面部的色素减退斑,境界不清,上有少量糠秕状鳞屑,具有自限性。

(5)盘状红斑狼疮:白癜风须与发于面颊和唇部的盘状红斑狼疮鉴别,因其治愈后会遗留境界清晰的色素脱失斑,但其仍可见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可见黏着性鳞屑下的毛囊角质栓。

【治疗原则】

白癜风为难治性疾病,治疗主要目的是刺激黑素细胞形成或给予黑素细胞再生黑素的能力,阻止病程继续进展,以及弱化皮损与周围皮肤的色泽差异。

1.进展期白癜风

(1)可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推荐小剂量泼尼松口服,起始每日15mg,连服1.5~2个月,平均每3周递减5 mg,直至隔日口服5 mg,维持3~6个月。

(2)对于小于10%体表面积的皮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面部可选用0.1%地塞米松软膏;其他非面部部位可选用中效至长效激素。目前无可靠循证证据证实皮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要优于外用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白癜风亦有一定疗效,疏肝解郁、活血去风是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法则。

2.稳定期白癜风 可采取光化学疗法、光疗、手术、遮盖及脱色疗法等,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1)光化学疗法:内服法适用于白斑大于20%体表面积的皮损。8-甲氧沙林(8-MOP)按照0.3~0.6 mg/kg,或者三甲沙林(TMP)按照0.6~0.9 mg/kg顿服,每周2次或者隔日一次,维持至少3个月,服药后2小时进行中长波紫外线照射,每次照射将产生一定的光毒反应,以求色素再生。外服法适用于局限性皮损,可使用8-MOP的乙醇溶液或者软膏,配合长波紫外光进行治疗。

(2)光疗:利用不同波长光源的物理学特性进行治疗,常用的有激光、紫外光、红外光等。

(3)手术治疗:适用于处于稳定期且药物治疗无效的小面积白斑,特别是节段型患者。目前主要包括组织和细胞移植治疗、纹色法及皮肤磨削术。

(4)遮盖疗法:疗效短暂,多因社交需要临时使用,主要通过有色染料外用于皮损,减少其与正常皮肤间的色差。

(5)脱色疗法:将脱色剂用于白斑边缘着色过深的皮肤,弱化色差,从而达到美观。常用脱色剂为3%~20%氢醌单苯醚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