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学剥脱术
2025年08月10日
二、化学剥脱术
【概述】
化学剥脱术(chemical peeling)又称化学削皮术、化学外科及化学提紧术等,是以腐蚀性药物涂于皮损处,使皮肤发生接触性皮炎,待表皮剥脱或使表皮坏死结痂后脱落,色素性损害也随之消失,皮肤光滑不留痕迹。化学剥脱术的常用药物有:酚、三氯乙酸、水杨酸及果酸(见皮肤激光美容章节)。
【适应证】
雀斑、雀斑样痣、黄褐斑、睑黄瘤、粉尘染色、汗腺瘤、疣状痣、痤疮等。
【禁忌证】
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选择上述的各种药物及其适当的浓度备用,清洁皮肤。
(2)用竹签蘸药液点滴于皮损上,使皮肤变为霜白色为止(如药液过多可用吸水纸吸去)。
(3)此时对于高于皮面的损害,可用手术刀削平,如有出血,再次点药止血,约1小时后局部变成褐色至黑色结痂。
(4)约1周后痂皮逐渐脱落,损害随之消失;若治疗后仍有少数损害或消退不彻底者,可每隔1个月再施术1次,可连续进行3次;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注意事项】
(1)手术治疗后要避免强光照射,结痂应让其自行脱落,勿用手剥去痂皮,亦不可拖擦洗脸(只可按洗),以免引起感染及瘢痕形成。
(2)部分患者脱痂后可出现色素沉着,一般经3~6个月后可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