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细菌性毛囊炎

四、细菌性毛囊炎

【概述】

细菌性毛囊炎(bacterial folliculitis)是一种毛囊浅表或深部的化脓性炎症,仅累及整个毛囊,一般不累及毛囊周围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偶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及假单胞菌。不清洁、局部潮湿、不透气、刮拔毛发、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等均为本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

细菌性毛囊炎常累及面部、背部、腋下、臀部及多毛部位,发病为良性过程,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性脓疱,中央有毛发穿过,伴基底红晕。皮疹常孤立散在发作,自觉轻度疼痛,1周左右痊愈,愈后不留瘢痕。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多毛部位出现与毛囊口一致的丘疹、脓疱,自觉疼痛。

2.辅助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抵抗的患者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有助于鉴定致病菌。

3.鉴别诊断 包括其他类型的毛囊炎和寻常痤疮、玫瑰痤疮、毛周角化病等。

【治疗原则】

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含有氯己定或三氯生的抗菌洗剂,局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含有杆菌肽的软膏。皮疹反复或泛发时可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