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尿布皮炎
【概述】
本病是由于粪便中的氨生成菌在湿尿布上分解尿而产生氨,由于氨的刺激作用而发生的皮炎。
【临床表现】
尿布皮炎主要累及使用尿片婴儿的肛门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包括以下含多种不同的皮肤疾病。
1.原发性刺激性接触性尿布皮炎 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尿布皮炎,也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与尿布持续潮湿和封闭、尿氨、尿液pH、粪便蛋白酶和脂肪酶、白念珠菌、细菌过度繁殖和过于频繁地使用含有去污剂的肥皂清洗等有关。临床上表现为光滑、相互融合的红斑,形似烧伤,也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肿和脱屑。皮疹开始消退时呈羊皮纸样外观。本病好发于与尿布接触最多部位的皮肤,如臀部、大腿中段、阴阜和阴囊或大阴唇的突出面。
2.过敏性接触性尿布皮炎 发病率低,尤其是在2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上表现为红斑和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湿疹样损害,通常为原发性的刺激性尿布疹加重,因此也好发于尿片覆盖下突出部位的皮肤。
3.念珠菌性尿布皮炎 皮疹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深红色脱屑性斑片,周围有卫星丘疹和脓疱。这些卫星皮疹的边缘可有鳞屑。严重的念珠菌病还可引起广泛的皮肤糜烂。生殖器念珠菌病通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的红斑,累及整个阴囊或阴唇。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 婴儿阴部、臀部包尿布处发生红斑、丘疹性皮炎,有时可蔓延至下腹部和大腿部。严重者可形成浅表溃疡。
2.鉴别诊断 尿布皮炎需与发生于尿布区域的间擦疹、特应性皮炎和屈侧银屑病鉴别。
(1)间擦疹:不仅发生于尿布区,其他皱褶部位如颈前、腋下和四肢的屈侧均可发生,亦不限于婴儿,多发生在湿热的夏季。
(2)特应性皮炎:患儿尿布区域的皮疹与其他部位的湿疹形态类似,可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急性发作时有渗出,瘙痒明显,患儿具有特应性素质,一般在身体其他部位的也有湿疹表现。
(3)屈侧银屑病:即反转型银屑病,以光亮、粉红至红色的境界清楚的、薄的斑片为特征,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腋窝、腹股沟、臀沟、乳房下和耳后褶。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使用高效吸收的尿片能更有效地保持皮肤的良好状态。增加尿片更换的频率,并在清洁皮肤时使用微温的等张水,不要摩擦。若粪便等物质停留在皮肤上,可使用温和的肥皂清洗。若皮疹在卫生措施改善后仍未自行消退,可给予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如可使用保护皮肤屏障的霜剂,通常选择含有氧化锌软膏、二氧化钛或白色软石蜡,或选择防水性物质如二甲硅油或其他的硅酮类。
2.外用皮质激素 可使用弱效的皮质激素如1%醋酸氢化可的松,可以减少尿布皮炎引起的炎症反应,每日不要超过2次。禁用含氟的皮质激素和强效激素。
3.抗念珠菌治疗 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尿布皮炎,应在外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抗念珠菌治疗(比如制霉菌素悬液),也可使用咪康唑或氟康唑。
4.抗细菌治疗 若尿布疹继发细菌感染,可加用一些抗微生物的药物,如苯扎氯铵和三氯生等。
(姚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