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
【概述】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多由HPV6、HPV11引起。本病主要侵犯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人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非性传播途径而感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周至8个月,平均3个月。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系带、阴茎、尿道口、肛周和阴囊等,女性为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肛周、阴道壁、宫颈等,被动肛交者可发生于肛周、肛管和直肠,口交者可出现在口腔。皮损初期表现为局部出现细小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逐渐增大或增多,发展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的赘生物,可为单发或多发。色泽可从粉红色至深红色(非角化性皮损)、灰白色(严重角化性皮损),乃至棕黑色(色素沉着性皮损)。少数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而发生大体积疣,可累及整个外阴、肛周以及臀沟。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痒、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摩擦而发生破溃、浸渍或糜烂,或有出血,或继发感染。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损害可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如焦虑感等。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侣或性伴侣感染史,或与尖锐湿疣患者有密切的间接接触史。
(2)有典型的尖锐湿疣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乙酸白试验:用3%~5%乙酸溶液湿敷或涂布于待检的皮损处以及周围皮肤黏膜,3~5分钟如见到均匀一致的变白区域为阳性反应。该试验并非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清楚。局部有炎症、表皮增厚或外伤等时可出现假阳性。乙酸试验阴性也不能排除HPV感染。临床上较典型尖锐湿疣及HPV检查阳性的损害中有7%~9%为乙酸白试验阴性。
2)病理学检查:可见角化过度、片状角化不全、表皮乳头瘤或疣状增生、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并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在表皮浅层可见呈灶状、片状及散在分布空泡化细胞,该细胞体大,核深染,核周可见程度不同的空泡化改变。
3)核酸扩增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法等检测可疑损害标本中HPV核酸阳性。
(4)鉴别诊断:需与阴茎珍珠状丘疹、阴茎系带旁丘疹、绒毛状小阴唇、汗管瘤、皮脂腺异位症、光泽苔藓、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疹)、鲍恩样丘疹病、上皮内瘤变、生殖器鳞状细胞癌等鉴别。
【治疗原则】
1.一般原则 以去除疣体为目的,尽可能地消除疣体周围的亚临床感染以减少或预防复发。但是采用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可能产生复发,治疗后应定期随访。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据:①疣体特性,如大小、数目、部位和形态;②患者的因素,如治疗费用、方便性、副作用;③医师的经验。同时应对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本病可能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治疗方案
(1)患者自用:0.5%鬼臼毒素(足叶草毒素)酊每日外用2次,连续3日,随后停药4日,7日为1个疗程。如有必要,可重复治疗最多4个疗程。0.5%鬼臼毒素(足叶草毒素)酊(或0.15%鬼臼毒素霜),日用药总量不应超过0.5 ml。用药后应待局部药物自然干燥。要注意保护皮损周围的正常皮肤、黏膜。副作用以局部刺激作用为主,可有瘙痒、灼痛、红肿、糜烂及坏死。此药有致畸作用,孕妇忌用。
5%咪喹莫特霜隔日1次晚间用药,1周3次,用药10小时后,以肥皂和水清洗用药部位,最长可用至16周。5%咪喹莫特霜治疗的优点为复发率低,约为13%。副作用以局部刺激作用为主,可有瘙痒、灼痛、红斑、糜烂。咪喹莫特单独使用起效较慢,目前多与冷冻、CO2激光或其他疗法联合使用,对疣体去除后预防复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妊娠期咪喹莫特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孕妇忌用。
(2)医师应用:CO2激光、液氮冷冻、高频电治疗、光动力治疗,也可用80%~9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外用,或外科手术切除。
CO2激光和高频电治疗适用于不同大小及各部位疣体的治疗,液氮冷冻可适用于较多的体表部位,但禁用于腔道内疣,以免发生阴道直肠瘘等。缺点是复发率高,疼痛明显,皮下组织疏松部位治疗后可致明显水肿。
光动力治疗为疣体外用盐酸氨酮戊酸,再以半导体或氦氖激光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物理疗法联合使用,对降低复发有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肛内、尿道内、尿道口等处的疣体有较高的清除率,与激光冷冻等疗法相比无毁损性,可重复治疗,不会造成组织缺损和功能障碍。
80%~9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适宜治疗小的皮损或丘疹样皮损,不能用于角化过度或较大的、多发性以及面积较大的疣体。
手术切除适用于有蒂或大体积疣的治疗,对药物或CO2激光的治疗疗效差、病情顽固且短期内反复发作的疣体也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
3.随访 尖锐湿疣治疗后的最初3个月,应嘱咐患者每2周随诊1次,如有特殊情况(如发现有新发皮损或创面出血等)应随时就诊,以便及时得到恰当的临床处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后6个月无复发者,则复发机会减少。尖锐湿疣的预后一般良好,虽然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通过适宜的处理最终可达到临床治愈。
(徐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