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2025年08月10日
六、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概述】
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keloidalis nuchal)又称瘢痕疙瘩性痤疮(acne keloidalis),是指在枕部头皮和后颈部发生的慢性炎症性改变,表现为瘢痕疙瘩样丘疹和斑块。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男女发生比例为20∶1。在青春期前和50岁以后发病极为罕见。2/3的患者伴有脂溢性皮炎。患者多有瘢痕疙瘩体质。
【临床表现】
初起在枕后头皮及后颈部出现毛囊炎样损害,散在分布,迅速发展为2~4 mm大小毛囊性丘疹和脓疱,顶部坚实。脓疱易破,脓液少。之后丘疹相互融合,形成瘢痕疙瘩样斑块,在颈后可呈带状排列。受累面积大时可伴斑片状脱发。自觉轻度瘙痒,病程缓慢。
【诊断要点】
1.临床要点枕后或颈部毛囊炎损害,瘢痕疙瘩样斑块。
2.辅助检查病理表现为毛囊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后期毛囊破坏,周围肉芽肿性炎症。
3.鉴别诊断 应考虑瘢痕疙瘩和创伤后继发的增生性瘢痕,但根据皮损发病过程、形态和分布部位可区分。前期与寻常性痤疮不同的为发病部位无粉刺表现。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避免穿刺激性衣物对后发际线的机械刺激,局部注意清洁。
2.非炎性丘疹和斑块联合使用维A酸凝胶和强效皮质激素凝胶,每日2次。
3.伴脓疱的炎性皮损 行细菌培养选择适当抗生素或口服异维A酸。
4.不能软化的皮损 切除缝合,深度至毛囊以下或皮下组织。术后口服广谱抗生素7~10日,局部可外用咪喹莫特6周。
5.其他方法CO2激光+术后愈合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3次/周,连续4周;冷冻治疗;浅层X线放射治疗。
6.维持治疗 使用维A酸和皮质激素混合制剂,间断皮损内注射皮质激素和(或)口服、外用抗生素(必要时)。